第62章-《太傅宠妻日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,孟观潮出门之前,谨言慎宇问道:“大老爷、大公子、二老爷已经得了发落,随后——”

    孟观潮分外平静地道:“过个三个年,染病,不治而亡。在那之前,好生照看着。”

    谨言慎宇自是明白,所谓的照看的意思。

    孟观潮神色如常地出门。斩草除根的道理,他比谁都明白,而在眼下,却分明是没做到。只是觉得,之于当下,是没把事情做绝的必要。

    到底,其余的孟家的孩子,不知晓上一辈的恩怨,有可能变得更好。

    不论如何,他还是没有老大的冷硬心肠,没法子对在眼中是孩子的人下狠手。

    再让手下观望几年吧。若有养虎为患的苗头,到了适当的时候,再寻由头处置了便是。

    但他估量着,不会有那种伤人伤己的可能:女孩子们,会相继出嫁,男孩子们,会相继建功立业或是娶妻成家。观其取舍,便见其心智。

    徐幼微一直在观望的,是孟观潮对两广总督康家的态度。

    曾故作不经意地提起过三两次,孟观潮只说康家还好,只要一切照旧,三五年之内,都会一切如常。

    起先是不懂,因为担心康清辉已经成为大老爷的质子,后来,大老爷的案情明朗之后,便知道康家父子已经做了明智的选择。

    但这并不能全然打消她的担忧。毕竟,前世康家出事是在几年之后。

    康清辉那样的人,只要稍稍调整一下生涯路线,便能早日成为太傅的左膀右臂。

    明明也是做到过的人,在这一世,没必要与家族一起经历腥风血雨。

    但想要康家改变,又该从何处下手?

    目前而言,她无计可施。一个女子,总不能好端端地去见一个男子吧?也不能好端端地告诉一个人,你要是不小心,家族就会落难吧?

    人家信不信倒在其次,被孟观潮发现了,不知是什么后果。

    头疼。

    徐幼微有时候会觉得,自己的重生,在遇到这种事情而言,是再失败不过:能帮到孟观潮的委实有限,大事上,他的杀伐果决决定一切。

    每到这种沮丧的时候,她只能往好处想:不论好歹,林漪的命途已然更改,太夫人的运道也已更改,不论她付出多少,最起码,她都尽力了。

    人就是这样吧,不论重活多少回,在真正的强者面前,也是微不足道,只看他在意与否。

    归根结底,有些人,是可以不被局限的,而有些人,始终都被局限在一定的格局之中。

    恰如观潮与她。

    如此,与其担心谁,倒不如相信他。

    他并非前世末年堪称残暴的做派,今生处置的人,必是罪有应得,康家也就不见得有前世的遭遇。

    徐家的事情过去了几日,孟家却似什么都不知道一般。

    静宁公主派人送去帖子,外院的人问明来处,就当即将请帖送回,说太傅早就交代过了,静宁公主府的帖子,孟府一概不收。

    气得她肝儿疼。

    真是没见过那么矫情的男人。不就是看上你了么?至于这么打女人的脸?

    气了两日,赶在年节前,她进宫见皇帝。

    皇帝一看到这个姐姐,一个头就已两个大,直接询问:“你来见我,是为何事?”

    静宁公主道:“我想请你给我赐婚。”

    “你又要嫁谁?”皇帝问。

    静宁公主没好气,“什么叫‘又’嫁谁?”

    “好像你没嫁过人似的。”皇帝摆一摆小手,“自家人,就别装模作样了,有话直说。”

    静宁公主多看了说话的人一阵,“我,能不能嫁入孟府?若是不能做平妻,做个妾室也行。先帝在世的时候,我记得,曾反复叮嘱过你,要善待几个姐姐……”

    “有事说事,别说那些没用的。”皇帝板起了小脸儿,“朕虽年幼,却没少看史书,当朝公主给人做平妻的事情,我从未见过先例,至于给人做妾,那般给皇室抹黑的行径,更是闻所未闻。静宁公主,今日你前来,到底是想嫁人,还是想羞辱先帝、羞辱我、羞辱皇室?!”

    静宁公主心头一惊,诧然望向皇帝,见到的那张小脸儿,神色冷峻,目露不屑,唇角却噙着似有若无的笑——分明已有了天子的做派、威严。

    她愣住了。

    先帝驾崩后,她赶回来守灵、守孝,那时见到的皇帝,根本就是个孩童,凡事都要找他的太傅。

    找太傅好啊,太好了——那是她爱慕的男子。由此,从来是赞同皇帝宠信太傅。虽然,赞同与否都没什么用。

    想不到的是,那个性子至为绵柔的皇帝长大了,而且,已经生出帝王的刺儿。

    “我……”静宁公主嘴角翕翕,不知道如何应对。

    “你安生些,朕就留你在帝京;若再惹太傅不悦,朕就把你发配边关。”皇帝目光冷冷的,“你我之间,并无恩情。你就算成为全天下的笑柄,我都不会理会。而你要是愿意,我也不介意帮你成为笑柄。”

    静宁公主眨了眨眼,再眨眨眼,看向皇帝。她不能相信自己所听到的,她甚至怀疑,面前的人不是皇帝。怎么样的帝王,都不该这般语带嘲讽地讽刺一名公主。

    “言尽于此。你好自为之。再叨扰太傅,别怪我不给你脸。”皇帝抬了抬小手,示意顾鹤遣人离开。

    静宁公主羞愤难当,却是无计可施,无言可辩,只得狼狈地行礼告退。

    等人走后,皇帝拍了拍小胸脯,叹一口气,又摇一摇头。

    年节如期到来。

    孟府两院在太夫人、徐幼微、四娘的安排之下,处处张灯结彩,充斥着过节之前该有的期待与欢喜。

    腊月二十九,徐幼微特地去看了看元娘,是因为知道这女孩子胆子小,容易多思多虑。

    元娘见她的时候,一脸病容。

    徐幼微无法亦无奈,“好些话我也不方便说,等你到了江南,不妨让下人到民间打听打听,借此,你也就知道,你四叔到底是怎样的人了——他,不肯救的人,必是罪无可赦的,你能明白最好,不明白,我也理解。”

    元娘就哭起来,握住她的手,哭了好一阵才道:“四叔手里有军心、民心,这些,我早就查证清楚了。同时手握军心民心的人,不单是地位不可撼动,是他付出了相应的心血。为此,我才想离开孟家。远远的,离开。

    “小婶婶,我哭,只是想哭,但是为何而哭,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。

    “不知道,这眼泪是为了父兄,还是别的什么……”

    徐幼微把哭泣的女孩揽到怀里,“不管是为什么,你想哭就哭。但是,你得明白,日后,你要事事为自己打算,过好自己的日子。”

    “嗯,知道……我知道……”元娘更咽着,不可控制地,搂紧了徐幼微。

    徐幼微轻轻拍打着她的背,心头却是平静无澜。

    元娘、二娘之类的人,一如太后,她能给予的,只有面对面的实话实说,却不会付诸情义——不是谁的错,是立场早已注定。

    年节到来了。

    除夕,祭祖、吃团年饭、坐年。

    大年初一,朝臣、命妇进宫拜年。

    皇帝比之去年,显得稳重了些,太后则是一如往年,温婉中透着疏离。

    徐幼微对于太后,心绪真是复杂得很。如果不是知道这女人是个祸根,那么,之前所有的来往,都会变成伤人的回忆。

    徐幼微知道,便从没真正觉得太后是自己可以接近的人。

    或许,在太后那边,也是一样的吧:要接近徐幼微,因为,她是孟观潮的夫人,他在意的女子。

    仅此而已。

    年节期间,孟观潮一如曾经允诺过的,每日除了面见故交旧友,尽量留在家中,陪伴家人。

    元宵节当日,宫中设宴,因皇帝年纪还小,不饮酒;太后有些神色恹恹的,滴酒不沾。因而,宴席早早结束。

    之后燃放烟火,皇帝心不在焉,太后推说头疼,看也不看。

    朝臣、命妇在冷风中看了会儿烟火,便识趣地告退。

    皇帝撒着欢儿地回了乾清宫,和顾鹤一起换了寻常的穿戴,在金吾卫、锦衣卫的安排之下,遮人耳目地离开宫廷,去了孟府。

    孟观潮带着皇帝、林漪去赏灯。

    街头的花灯,大多不如宫中的精致,可皇帝却是瞧着什么都好,小脸儿笑成了一朵花。

    皇帝特地赏了孟府好些花灯,林漪都细细看过了,但是到了街头,置身于充斥着扰攘、欢笑的街头,心绪也就如皇帝一般,唯有新奇、惊喜。

    孟观潮、顾鹤和不着痕迹追随在附近的侍卫们瞧着两个孩子的笑脸,俱是不自觉地唇角上扬。

    意外的是,在街头,一行人与靖王不期而遇。

    靖王看清楚孟观潮和两个孩子,显得很服气地笑了。

    “你追着我们做什么?”孟观潮问。

    靖王没正形,“你好看,我不追着你追谁?”

    孟观潮笑笑的,“正好,人越来越多,帮我抱孩子。”

    靖王抿了抿唇,低头看一眼皇帝。

    皇帝立时站到孟观潮身侧,握住他的手。

    靖王嫌弃地蹙了蹙眉,嘀咕道:“个烫手山芋,打量我愿意抱你似的。”转而俯身摸了摸林漪的头,把她捞起来,抱在怀里,态度特别和蔼,“伯父抱着你,好不好?”

    父亲的话,林漪刚刚听到了,自是笑着点一点头,“好啊。”

    “真乖。”

    那边的皇帝被孟观潮抱起来,先是因为视野更为开阔而欢喜,下一刻就蹙了蹙眉,手轻轻地拍一下孟观潮的肩,认真地对靖王说,“辈分差了。这是我四叔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靖王也蹙眉,“是你把辈分弄乱的。什么四叔?你从哪儿论的?”

    “父……”皇帝顿了顿,“父亲跟我说的,这是我师父,更要当叔父一样,总之要敬着。”

    “这事儿吧,各论各的。”靖王才不肯在大街上跟他争辩这个,“看灯。”

    “那可不成。”皇帝一本正经地道,“等到了四叔家里,我们好好儿掰扯掰扯这事儿。”

    “你行了啊。”靖王没好气。

    孟观潮、顾鹤却是忍俊不禁。

    过了一阵子,趁两个孩子聚精会神地看人猜灯谜,靖王低声对孟观潮道:“你真行。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带着俩孩子出来逛?”

    孟观潮一笑,“要是偷偷摸摸的,带他们出来干嘛?”

    “好歹遮掩些才合适。”

    “越是遮遮掩掩的,越引人注意。”

    靖王就想,大抵谁做梦也想不到,太傅会带着皇帝、女儿来街头赏灯,而有这种闲情的官员,在今日就算有心,也不见得有空。是出其不意的事,也真不用乔装改扮。

    一路走,两个男子一路买下了很多花灯,估摸着时间不早了,一起回了孟府——靖王妃惦记着今日孟府要彻夜燃放烟火,早就过来了。

    原府的人自是不必说,也是宫宴结束后便来了孟府。

    原老夫人和四个儿媳妇在太夫人房里谈笑,靖王妃、李之澄、南哥儿和徐幼微在卿云斋小花园中的暖阁用茶点。

    过了一阵子,孟观潮、靖王、原冲带着皇帝、林漪过来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