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章 东中朗将-《三国大军阀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但很快扬州刺史陈温、以及九江太守刘邈派出的两支军队,因为兵力不足,最后都无功而返。

    扬州求援的信使抵达洛阳时,病入膏肓的皇帝刘宏,自是无暇理会。

    只得让大将军何进,代为处置。

    然而这个时候朝廷根本无兵可派,大将军何进也是一筹莫展。

    大将军府上的主薄陈琳,随即进言道:“何不让虎贲中郎将率军入扬州戡乱。”

    陈琳速来与袁绍交好,之前袁绍上书诬告陆信,陷害豫州牧黄琬,意思是说陆信坐拥重兵,坐视黄琬兵败。

    这事虽然朝廷没有立即处置陆信,但还是派出了待御使刘陶,赶往汝南彻查此事。

    刘陶速来有名望,先后在朝中担任侍中、谏议大夫等要职,但因为人耿直,屡遭贬斥。

    刘陶接到圣旨之后,并没有立即赶赴汝南,而是先去了豫州牧黄琬处。

    因为汝阳兵败,黄琬仅带着三千精锐骑兵突围而出。

    如今黄琬龟缩在谯县,整顿兵马,等待着朝廷的问责。

    见到刘陶到来时,黄琬还以为是来问责他的,当即脱掉衣冠,伏地请罪。

    之后得知刘陶来意,黄琬惊喜之余,倒也没有落井下石诬告陆信,只是说他当时确实兵力不足,并非刻意坐看其败。

    得到黄琬的答案,刘陶随后才赶往汝南郡,然而一路走来,刘陶发现各县秩序井然,百姓虽然饱受战乱,但却都在积极自救。

    见到这样的场景,刘陶自是大为惊讶,经过一番暗访,才得知这一切皆是陆信的功劳。

    原来陆信每到一地,必然先整顿治安,打击地方恶霸,维护百姓利益,又主动邀请城内世家子弟,参与城中治理事务,从而让各县得以恢复安宁。

    “果然闻名不如一见啊。当此国难之际,陆道之尚有如此情操,实乃大汉良将也。”

    刘陶领着的护卫,驾驭的车马,就这样一路追到了汝颖城。

    适逢寿春陷落,刘陶忧心如焚,当即奋笔疾书,请求朝廷,重赏陆信平叛之功,并调派陆信率军东下寿春平叛。

    刘陶的八百里鸿翎文书抵达京师时,大将军何进,也听从了主薄陈琳的建议,同意调派陆信东下寿春平叛。

    不过大将军何进虽然有提议权,但调派陆信进入扬州平叛,仍然需要皇帝的旨意。

    尚在病中的刘宏,在大将军何进的奏请下,随即改任陆信为东中郎将,领司隶校尉一职,率军即刻入扬州平叛。

    皇帝这道圣旨,由大将军派出八百里鸿翎快马,日夜兼程送到汝颖的。

    陈琳建议大将军何进让陆信出兵,实际上还是袁绍的主意,那就是让陆信继续与黄巾军死磕,最好是两败俱伤,然后朝廷到时候就可以治陆信一个平叛的罪名。

    “袁本初竖子,不足为谋也。”在京城的曹操听到这个消息时,却是皱眉大骂了起来。

    如果此番是他曹操来谋划的话,他定会把陆信调回洛阳,然后派出信得过的将领,前往前线接管陆信的兵马,从而夺取陆信的兵权,让他成为一个光杆子将军。

    而不是让他继续率军征伐,虽然这样可以坐看陆信战败治罪,但同样若是陆信再次获胜的话,那么其威势名望也势必大增。

    【作者题外话】:第二更求银票!!!!

    求银票!!!


    第(3/3)页